当前位置: 首页 / 本科生教育 / 双学位 / 正文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辅修)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70101)

作者:许玉铭   时间:2025-04-18   点击数: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辅修)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70101

一、 专业简介

山东大学于1930年建立数学系;1977年后设立基础数学、应用数学等专业;1994年根据教育部“重基础宽口径”的精神合并成“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1991年首批“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2007年首批国家一级重点学科;2009年入选“国家拔尖人才培养1.0”;国家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2017年入选双一流重点建设学科,2019年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专业”;教育部第四轮评估A+学科。本专业旨在为学生打下良好的数学基础,并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建立数学模型和使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依托国家应用数学中心平台,通过“学科基础+专业提高+研究创新”课程体系,培养具有高度责任感和服务意识、富有创新创业精神、具备国际视野的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和应用人才。

二、 培养目标

本专业通过系统严格的基础课程的训练,使学生熟练掌握数学理论与方法,并在教学实践中注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培养具备系统的数学基本理论与方法知识,具备运用数学知识建立数学模型和使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学习、就业及深造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深厚数学功底、活跃逻辑思维和较强创新能力的能在党政机关、高等院校、科研部门从事教学、科研、管理工作,还可到银行、证券投资公司或其他高新技术企业任职的理论应用型人才。

三、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1:数学和应用数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具有坚实的数学基础,掌握数学科学的基本思想;接受严格系统的数学与应用数学训练,具有良好的抽象思维、逻辑推理和空间想象能力,具有良好的数学表达能力。

毕业要求2:具有较强的抽象思维、逻辑推理、空间想象和计算能力以及较强的数学应用意识,具备较强的进一步深造的潜质:一定的自我学习能力和知识更新能力;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毕业要求3:具有灵活运用数学与应用数学的思想方法进行创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批判意识,善于发现、提出问题,具有初步的数学研究能力;有意识涉猎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并尝试运用数学理论和方法对这些学科的具体问题进行数学建模、理论分析及求解;具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文献检索、分析、整理归纳的能力。

毕业要求4: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严谨的思维和崇尚科学的精神,以及良好的思想素质、文化修养、社会道德等人文素养。

毕业要求5: 具有良好的沟通和交流能力。能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具有团队协作精神,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的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三、 核心课程

必修核心课程包括数学分析、高等代数、概率论、数理统计、常微分方程、复变函数、应用统计分析、最优化方法、数学模型、人工智能;金融数学,金融投资学,金融工程学;数据结构,数据科学,数据分析与挖掘等。

四、 毕业学分 70学分。

五、 修业年限 3年。

六、 授予学位 理学学士。


地址:中国山东省济南市山大南路27号   邮编:250100  

电话:0531-88364652  院长信箱:sxyuanzhang@sdu.edu.cn

Copyright@山东大学数学学院

微信公众号